"枇杷落市,楊梅熟",這綿延惱人的梅雨天氣,卻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珍果:枇杷、荔枝、楊梅,當下正是食楊梅的好時候。關(guān)于楊梅,是李白筆下的"玉盤楊梅為君設(shè),吳鹽如花皎白雪。"是王安石句中的"濕濕嶺云生竹箘,冥冥江雨熟楊梅。"可見,古時便把楊梅當作珍果,并不亞于那貴妃的荔枝。
楊梅功效:藥食兩用
楊梅又稱"珠紅"、"白蒂梅"、"圣生梅",果實按色澤可分為烏、紫、紅、白四種,以顏色深者為佳。楊梅具有藥食兩用的雙重價值。楊梅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、果糖、葡萄糖、檸檬酸、蘋果酸和乳酸等,楊梅葉中含有揮發(fā)性油和鞣質(zhì)酸。
中醫(yī)認為,楊梅性溫,味甘酸。具有生津止渴,和胃消食,止吐止痢功用。適用于津少口渴、食積腹脹、吐瀉、腹痛、痢疾之人!侗静菥V目》記載:"楊梅止渴,和五臟,能滌腸胃,除煩潰惡氣。燒灰服,斷下痢,甚驗。"
現(xiàn)代醫(yī)學認為,楊梅具有助消化,抑菌止瀉消炎,抗氧化,抗癌,利尿除濕,降血壓,防中暑等作用。
楊梅怎么吃才健康?
食用前鹽水浸泡
雖然楊梅"綠色無公害",但極易沾染上污物和雜菌,為防止食物中毒,食用前必須經(jīng)過殺菌消毒處理,可在鹽水中浸泡15~30分鐘,撈出后用清水沖洗,不但可以殺滅病菌,還可以保持楊梅的可口。
楊梅浸酒
鮮楊梅洗凈,自然晾干,按0.5公斤楊梅,2~2.5公斤白酒的比例,密封罐儲存15~20天為宜。夏天喝楊梅酒,開胃祛暑,消食止瀉,生津止渴。
楊梅養(yǎng)生方
楊梅綠豆糯米粥:楊梅30克,綠豆50克,糯米100克。將楊梅漂洗沖凈,糯米、綠豆淘洗干凈,放入清水中泡2小時,撈出瀝干水分。鍋內(nèi)放水2000毫升,煮熟玉米和綠豆,加入楊梅和適量糖拌勻,即可食用。此粥清熱解暑,健脾開胃。
楊梅山藥生粉羹:楊梅、山藥、生粉各適量。楊梅洗凈去核剁成細末,山藥切成粒。鍋內(nèi)放水燒開,加入楊梅、山藥、生粉,兌入適量白糖,熬成湯羹食用。此羹具有袪火解渴功效。
注意:不適宜食用楊梅群體
楊梅不是人人皆宜,發(fā)熱和潰瘍病人慎食。齲齒者和牙齦出血、鼻出血、痔瘡出血的人以及膽囊炎和膽結(jié)石患者不宜多食。此外,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者最好不要食用!
楊梅不宜與以下食物同食
楊梅+蘿卜:易誘發(fā)甲狀腺腫
楊梅+黃瓜:失去原有營養(yǎng)價值
楊梅+大蔥:同食產(chǎn)生化學反應,引起不良副作用
楊梅+牛奶:影響蛋白質(zhì)消化吸收
楊梅+海鮮:反應生成有毒物質(zhì)三氧化二砷,即"砒霜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