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廣西華南烹飪技工學校 | 自治區(qū)人社廳第一批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職業(yè)技能培訓等級認定機構 網站地圖
發(fā)布時間:2015-12-01查看次
時下正是冬棗采摘、食用的季節(jié)。不過專家提醒,購買冬棗時要謹慎挑選,小心買到糖精棗。
營養(yǎng)師介紹,冬棗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和維生素C以及環(huán)磷酸腺苷等,能減輕各種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,并能促進肝臟合成蛋白。冬棗中的果糖、葡萄糖、低聚糖、酸性多糖還能參與保護肝臟。中醫(yī)認為,冬棗味甘、性微溫,對胃、脾、肝、心等器官有益,并有益血安神、補脾益胃、緩和藥性的作用。
秋冬寒冷,吃冬棗時,不少人喜歡用熱水洗。營養(yǎng)師提醒,洗棗時,水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80℃,如果溫度過高,棗里面的維生素C就被破壞了。建議用清水洗,每天堅持吃5~8枚冬棗,對身體很有裨益。此外,吃棗之后不要馬上進食蛋白質高的食物,如海鮮和奶制品。因為維生素C會使這兩種食品中的蛋白質凝成塊不容易吸收,所以要在吃棗1~2個小時后,再吃高蛋白食品。
另外,每年冬棗上市,為了讓冬棗更好賣,一些不法商販經常會將糖精棗隱藏其中。如何鑒別“糖精棗”呢?
營養(yǎng)師介紹,可以看外觀,自然成熟的冬棗是從綠到黃,再到紅逐漸變色的過程,果皮上不會綠紅分明。此外,糖精浸泡過的冬棗多軟癟,自然成熟的冬棗捏起來比較緊實。從口味上來說,自然成熟的冬棗更鮮脆,而糖精棗雖然甜,但口味沒那么自然,大多果皮比果肉甜。此外,正常成熟的冬棗是青里帶紅。因為棗農一般是在棗子青色時就采摘上市,如果冬棗全身鮮紅,那肯定有問題。
廣西華南烹飪發(fā)揮職教優(yōu)勢 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
傳承非遺技藝 展示壯鄉(xiāng)美食 | 中式烹調專業(y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