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廣西華南烹飪技工學校 | 自治區(qū)人社廳第一批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職業(yè)技能培訓等級認定機構 網(wǎng)站地圖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8-06查看次
喝湯好處很多,但也有一些誤區(qū),我們應盡量避免。
1、喝湯不吃渣;將魚、雞、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質原料的食品煮6小時后,看上去湯已很濃,但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%-15%,還有85%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“渣”中。其實,經(jīng)過長時間燒煮的湯,其“渣”口感雖不是最好,但其中的肽類、氨基酸更利于被人體消化吸收。因此,除了只能吃流質的人以外,應提倡將湯與內(nèi)容物一起吃下去。
2、愛喝“獨味湯”;每種食品所含的營養(yǎng)素是不全面的,即使是鮮味極佳的富含氨基酸的“濃湯”,仍會缺少人體若干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、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。因此,用幾種動物與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湯,不但可使鮮味互相疊加,也使營養(yǎng)更全面。
3、喝太燙的湯;喝50攝氏度以下的湯較適宜,喝太燙的湯則有百害而無一利。有的人喜歡喝滾燙的湯,其實人的口腔、食道、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攝氏度的溫度,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。雖然燙傷后人體有自行修復的功能,但反復損傷極易導致上消化道黏膜惡變。
4、飯后才喝湯;這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吃法。因為最后喝下的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,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。正確的方法是飯前先喝幾口湯,將口腔、食道先潤滑一下,以減少干硬食品對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,并促進消化腺分泌,起到開胃的作用。飯中適量喝湯也有利于食物與消化腺的攪拌混合。
廣西華南烹飪發(fā)揮職教優(yōu)勢 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
傳承非遺技藝 展示壯鄉(xiāng)美食 | 中式烹調(diào)專業(y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