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和煮雖然比煎炒出來的食物色香味遜色了些許,但是杜絕了煎炒帶來的高油甚至是高鹽,不失為健康的烹飪方法。然而,即便是蒸煮,如果小細節(jié)不注意也會破壞食物的營養(yǎng)。
蒸的細節(jié)
蒸過久會丟失維生素 在蒸的過程中,食材與水蒸氣基本上處于一個密閉的環(huán)境中,食材是在飽和的熱蒸氣下做熟的,因此可溶性維生素的損失較少。然而,維生素C對熱具有較高的敏銳度,假如蒸的時間過長,維生素C則會遭到破壞,而且部分B族維生素也會遭受破壞。
1、蒸菜碼放“上下有別”
湯水少的菜肴應(yīng)當放在上面,湯水多的應(yīng)放在下面,這樣放置的目的是為了拿取方便,不易造成燙傷事故;顏色淺的菜肴應(yīng)當放在上面,顏色較深的菜肴應(yīng)當放在下面,這樣放置的目的是當上面菜肴的湯汁溢出時,不至于影響下面菜肴的顏色;不易熟的菜肴應(yīng)當放在上面,易熟的應(yīng)當放在下面,因為熱氣向上,上層蒸氣的熱量要高于下層。
2、巧用余溫蒸得更鮮美
上火加溫的時間一般比規(guī)定時間少兩分鐘左右,;鸷髣e馬上出鍋,可利用余溫虛蒸一會兒,味道更為鮮美。
煮有講究
煮可以分為油水煮和白煮兩種。油水煮是指食材經(jīng)多種方式的初步熟處理,包括炒、煎、炸、滑油、焯燙等預(yù)制成為半成品,放入鍋內(nèi)加適量湯汁和調(diào)味料,用旺火燒開后,改用中火加熱成菜的技法。白煮是指將加工整理的生食材放入清水中,燒開后改用中小火長時間加熱成熟,待其冷卻,而后切配裝盤,配調(diào)味料拌食或蘸食。
1、油水煮久了味道散失
油水煮法所適用的原料一般是纖維較短、質(zhì)地細嫩、異味較小的鮮活原料,且必須加工切配為符合煮制要求的規(guī)格形態(tài),如絲條、片、塊、丁等。菜肴一般均帶有比較多的湯汁,為半湯菜。而且加熱時間不能太長,防止原料過度軟散失味。
2、白煮最好沸水下菜
白煮的原料一般都是加工比較精細的,而且白煮的水質(zhì)要凈,白煮加熱的火候也要適當。熱菜是旺火或中上火,加熱時間比較短;冷菜多是用中小火或微火,加熱時間比較長。利用白煮法煮菜要用較多的湯汁,不宜煮過久,否則容易造成水溶性維生素大量丟失或部分流于湯中。因此,煮菜的時候要沸水下菜,時間不宜過長。